實踐慈幼青年特質 以培育有為青年
採訪:李善洐
Give and Take 學習愛
為鼓勵學生努力求學,學校在感恩節設獎學金頒獎禮,而校友及恩人每年會捐獻約40萬元的獎學金予就讀的學弟。學校重視學生不同的發展,因此獎學金分兩大範疇,學術及非學術,而非學術類包括:操行、體育、音樂及領袖才能等。除了表現優異能夠獲獎外,學校也設立進步獎,鼓勵學生積極向上。
同時,學生亦會在每年的感恩節,表達心意, 以回應老師、神父、父母、校工等對自己的關愛及照顧。 為讓學生從生活中學習慈幼青年特質:熱心侍主,關愛服務。因此在學科中悉心設計,例如STEM主題是STEM for Elderly,以設計物品協助老人家生活;目的是將學習連結生活,及將關愛與上主連結,以增加青年與人面對面相處的機會。 |
預防教育法 – 聆聽與陪伴
鮑思高神父「預防教育法」是為青年人所訂立的,目的是讓教師、神父、父母等人作勸導的角色,聆聽及陪伴青年成長。因此學校設生命教育課,按各級需要設下主題,一星期兩節進行品德教育,並附有正規課程,內容包括教育局所訂的九大核心價值。
至於非正規課程,包括守法、個人修身、孝道之星等主題,會以音樂劇、工作坊等的輕鬆形式,以實踐天主教五大核心價值----「真理」、「生命」、「愛德」、「義德」、「家庭」。 傳揚慈幼青年特質:以青年帶動青年
因著學生之間兄弟情(Brotherhood)的傳統,推行師友計劃多年,為承傳「年長照顧幼小的」,以助新生適應學校生活。周校長說:「學校在中四、中五已安排不同行業的講座,讓學生對升學及就業有更多的認知和了解;另設顧問老師,包括學校的升學及就業輔導組、輔導組、班主任及社工等,動員全校的支援,助高中學生升學規劃。學生與顧問老師的比例是1:4,直到放榜後的升學報名完成。
|
|
校長的動力來源
專訪最後,周校長分享:「老師能輕鬆工作、學生能愉快成長、家長能安心把孩子送到學校,校園充滿喜樂,成為第二個家,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