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不發展我們最強的STEM」
廖校長未升任胡中校長前,為母會另一所學校副校長,多年一直帶領教學團隊及學生參與學界不同科創比賽與交流活動,成績斐然。現時是為「香港STEM教育聯盟」理事的廖校長,剛上任時便發現校內推動STEM教育力量不足,認為STEM教育是母會最成功教學特色之一,多年經驗總結成一套「Competition Base Learning」概念,認為在教導學生學習課本知識之後,更應鼓勵學生透過專題研習加以實踐、參與比賽,從經歷中成長學習,提升個人自信,帶動學生本身對學習興趣。有見及此,校長親身上陣,帶同幾位老師,結合過往成功的經驗,制定發展策略與落實執行教學方針,指導老師帶領學生的技術。
|
提升教與學校能,營造理想閱讀環境
廖校長為營造課堂以外學習氣氛,增設學校每層不同地方放置圖書櫃(見下圖),讓學生隨意借閱。在校內同時成立讀書會,親自挑選部分書藉,並於學校圖書館外添置座位,配合現時學生都喜歡到Café溫習環境。在提升教與學校能,學校亦調撥人手及資源為學生提供「拔尖」及「強固」訓練,更是為中六學生特設課後自修及溫習空間,開設「DSE自修室」,在當中鼓勵學生自組「學習圈」。
廖校長是一位貼心關顧學生需要的「校長爸爸」
在整個訪問中,令記者最深刻是學校有很多設施,如一些傢私、裝飾、或是學校自修室的設計,甚至是自修室中的零食飲品,都是校長自費,出錢出力製作添置。為的只是希望讓學生有一個理想舒適的學習環境,多一點的便利,增加學生在校的歸屬感。在中六生最後一個上課天,廖校長會與校工一同煮「及第粥」,親手盛裝給學生享用,寓意大家可以在DSE中狀元及第,取得佳績。廖校長並沒有因為校長的身分,而跟學生老師保持距離,更親力親為滿足學生需要,為學生多想一步,視如自己子女一樣看待。相信胡中有一位這樣的校長爸爸,學生定必以成績作為回報,成為社會上的棟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