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華康山學校 成就終身學習 活出幸福人生
採訪:李善洐
佛教中華康山學校是香港佛教聯合會第一間學校,貫徹校訓「明智顯悲」的辦學理念,學習明辨是非、關愛他人。學校相信每位學生都有其獨特性,只要有適切的培育,一定能發揮潛能,成為才德兼備的人才。學校在教育上一直不斷「創新」,為社區提供優質的教育,近年更發展不同校本特色,包括「正向教育」、「一生多體藝」等,讓學校教育與時並進,為新一代提供優質的基礎教育,成為區內受家長與學生歡迎的學校。
正向教育 建正向思維
馬中駿校長說:「我們相信學生有不同的成長步伐,但只要有良好的品德,不怕困難,找到自己的興趣,勇於挑戰,無論在任何的學習範疇,都一樣會有傑出的表現,終身學習,建立幸福人生。」
因此,馬校長相信每個人都需要靠着自身的經歷而成長,故此在學校推行正向教育,以助學生建立正向的價值觀,增強其抗逆能力。學生經歷疫情反覆的停課、網課,在回校進行面授課堂學習時,老師便趁機教導學生學習換位思考,關心社會,學習寫感謝咭,感謝家人、老師、校長、醫護及照顧自己的人等。 另外,學校以校本靜觀課程配合佛化德育及價值教育科,以觀察呼吸、聆聽頌砵等方式,讓學生從靜觀中學習如何使自己安靜、如何集中專注力、如何控制情緒等等。 |
|
一生多體藝 助發揮潛能
學校是培育不同類型人才的地方,因此,學校重點發展「一生多體藝」,並把這概念滲透至日常的教育中。
學校的課程設計亦致力以啟發學生潛能為目標,為有志於發展專項才能的同學打好良好的基礎。學校提供多元化的項目,包括校本音樂陶笛課程、STEM機械人課程等等,讓學生培養的不同興趣,致力培養體藝學術兼備的學生。此外,為鼓勵學生培養音樂興趣,本校購置了各式樂器,包括長笛、單簧管、小號、大提琴、古箏等,借用予參與本校多元化課外活動及興趣小組之學生。透過樂器借用計劃,學生能借用樂器回家練習,以較低的成本學習樂器,使學生音樂方面的潛能得以發展。
除了正規課堂的知識傳授外,學校亦十分重視學生課餘時的學習。學生於課前及午休時段,可依個人喜好參加體育、音樂及藝術相關的活動,亦可報名在康山小舞台中表演,展示才華。
學校的課程設計亦致力以啟發學生潛能為目標,為有志於發展專項才能的同學打好良好的基礎。學校提供多元化的項目,包括校本音樂陶笛課程、STEM機械人課程等等,讓學生培養的不同興趣,致力培養體藝學術兼備的學生。此外,為鼓勵學生培養音樂興趣,本校購置了各式樂器,包括長笛、單簧管、小號、大提琴、古箏等,借用予參與本校多元化課外活動及興趣小組之學生。透過樂器借用計劃,學生能借用樂器回家練習,以較低的成本學習樂器,使學生音樂方面的潛能得以發展。
除了正規課堂的知識傳授外,學校亦十分重視學生課餘時的學習。學生於課前及午休時段,可依個人喜好參加體育、音樂及藝術相關的活動,亦可報名在康山小舞台中表演,展示才華。
家校合作 助孩子 Happy Growth
學校十分重視與家長的溝通,校長不但會親自聯繫每位家長,學校更會透過以下方式與家長連結,達到家校同心同行,幫助小朋友快樂成長:
1. 學校設有不同形式的家長教育活動,提供平台讓家長分享及交流小朋友成長的點滴,讓家校一起成長,活動包括家長學堂、家長講座及各項家長興趣班等;
2. 學校設有家長義工團隊,在學校日常大型不活動作出支援,例如:「康山資訊日」攤位活動、賀年活動日及家長日圖書活動等,不但凝聚家長,更成為學校重要的支援,促進彼此交流的機會;
3. 班主任、外藉班主任、科任、非華語老師及社工均會透過陽光電話與家長溝通學生在校或在家的學習情況;
4. 學校以不同形式的活動凝聚家長,使家長得以成長,例如家長學堂、家長講座、手工藝班等。
最後,馬校長勸勉:「希望在疫情下,大家都容許小孩子的成長慢下來,因為孩子的成長需要時間,不是今日缺少了,明天就要用雙倍時間補回,更不要和別人比較。反而,讓小孩在心智更成熟的情況下,更容易找到學習的自信。」
1. 學校設有不同形式的家長教育活動,提供平台讓家長分享及交流小朋友成長的點滴,讓家校一起成長,活動包括家長學堂、家長講座及各項家長興趣班等;
2. 學校設有家長義工團隊,在學校日常大型不活動作出支援,例如:「康山資訊日」攤位活動、賀年活動日及家長日圖書活動等,不但凝聚家長,更成為學校重要的支援,促進彼此交流的機會;
3. 班主任、外藉班主任、科任、非華語老師及社工均會透過陽光電話與家長溝通學生在校或在家的學習情況;
4. 學校以不同形式的活動凝聚家長,使家長得以成長,例如家長學堂、家長講座、手工藝班等。
最後,馬校長勸勉:「希望在疫情下,大家都容許小孩子的成長慢下來,因為孩子的成長需要時間,不是今日缺少了,明天就要用雙倍時間補回,更不要和別人比較。反而,讓小孩在心智更成熟的情況下,更容易找到學習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