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優質家長學會 Total Quality Parenting Institute - TQPI
探訪Facebook專頁
  • 首頁
    • 宗旨
    • 會長及顧問
    • 理事會
    • 家長事務委員會
    • 青年事務委員會
    • 企業社會責任事務委員會
    • 中港交流事務委員會
    • 教育產業委員會
    • 專業培訓委員會
    • 最新消息
    • 活動花絮
    • 活動報名
    • 會員專區 >
      • 會員優惠
      • 企業名錄會員登記/自行更新資料
      • 登記入會
      • 優家大使
    • 優家網誌
    • 優家會訊
    • 社區發展策略伙伴
    • 研討會 >
      • 譚惠珠大律師論點 (文匯報報導)
      • 雷鼎鳴教授論點(文匯報報導)
      • 高家裕教授論點
      • 陳志豪先生論點
      • 大公報報道
    • 私隱聲明《2012年個人資料(私隱)(修訂)條例》
  • 優家網台節目
    • 靚太 High Tea
    • 香港教育巡禮
    • 瑪姬生活百貨
    • 小欣小慧
    • 優青職時傾
    • Model 媽咪
    • 寶寶獎門人
    • Ruby 廚房
    • Simon與您品味人生
    • 下一站 香港
  • 香港學校巡禮
    • 登記或更新香港學校網上巡禮資料
    • 參加學校名單 (定期更新)
    • 幼稚園 >
      • 路德會聖雅各幼稚園
      • 勵志會陳鄭潔雲幼稚園
      • Mori Lisa 國際幼稚園
      • 香港浸信會聯會耀興幼稚園
      • 耀東浸信會幼稚園
      • Khalsa Diwan Kindergarten
      • 香港⺠生幼稚園暨國際幼兒園
      • 聖文嘉中英文幼稚園(利東)
      • 太陽島英文幼稚園(卑路乍街分校)
      • 太陽島英文幼稚園(西貢分校)
      • 東華三院香港華都獅子會幼稚園
      • 博愛醫院施淑鎮幼稚園
      • 金巴倫英文幼稚園
      • 比高樂國際幼稚園
      • 太陽島英文幼稚園(樂民分校)
      • 港澳信義會錫安紀念幼稚園
      • 博愛醫院任永賢夫人幼稚園 幼兒中心
      • 太陽島幼稚園(港灣豪庭)
      • 深水埗浸信會幼稚園
      • 聖文嘉幼稚園(何文田)
      • 聖文嘉中英文幼稚園(荃灣)
      • 神召第一小學暨幼稚園
      • 太陽島英文幼稚園(葵景分校)
      • 太陽島英文幼稚園(葵興分校)
      • 聖公會荊冕堂士德幼稚園
      • 基督恩臨幼稚園(麗城)
      • 東華三院廖恩德紀念幼稚園
      • 基督教宣道會太和幼稚園
      • 中華基督教會屯門堂幼稚園
      • 小牛頓中英文幼稚園
      • 仁愛堂葉德海幼稚園
      • 神召會禮拜堂天澤幼兒園
      • 太陽島英文幼稚園(元朗分校)
      • 太陽島幼稚園(東涌分校)
    • 小學 >
      • 佛教中華康山學校
      • 丹拿山循道學校
      • 港澳信義會明道小學
      • 港澳信義會小學
      • 聖公會德田李兆強小學
      • 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
      • 聖安當小學
      • 聖公會基樂小學
      • 香港道教聯合會雲泉學校
      • 路德會聖馬太學校(秀茂坪)
      • 佛教慈敬學校
      • 孔教學院大成小學
      • 保良局陳南昌夫人小學
      • 耀山學校
      • 天主教福德學校
      • 愛培學校
      • 天主教聖若望英文書院(小學部)
      • 神召第一小學
      • 葛量洪校友會黃埔學校
      •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葵盛信義學校
      • 荃灣商會學校
      • 中華傳道會呂明才小學
      • 浸信會呂明才小學
      • 香港普通話研習社科技創意小學
      • 佛教林金殿紀念小學
      • 保良局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小學
      • 樂善堂梁黃蕙芳紀念學校
      •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學校
    • 中學 >
      • 天主教喇沙會張振興伉儷書院
      • 明愛柴灣馬登基金中學
      • 聖公會李福慶中學
      • 伊斯蘭脫維善紀念中學
      • 文理書院(香港)
      • 寶血女子中學
      • 嶺南衡怡紀念中學
      • 衛理中學
      • 張祝珊英文中學
      • 聖貞德中學
      • 閩僑中學
      • 炮台山循道衛理中學
      • 聖公會呂明才中學
      • 寶覺中學
      • 慕光英文書院
      • 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
      • 新生命教育協會呂郭碧鳳中學
      • 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中學
      • 香港道教聯合會青松中學
      • 聖若瑟英文中學
      • 聖公會聖本德中學
      • 德蘭中學
      • 順德聯誼總會胡兆熾中學
      • 佛教覺光法師中學
      • 沙田培英中學
      • 台山商會中學
      • 潮州會館中學
      • 天主教母佑會蕭明中學
      •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第一中學
      • 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梁省德中學
      • 循道衛理聯合教會李惠利中學
      • 寶安商會王少清中學
      • 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
      • 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張煊昌中學
      • 新生命教育協會平安福音中學
      • 屯門天主教中學
      • 馬錦明慈善基金會馬可賓紀念中學
      • 新會商會中學
      • 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
      • 浸信會永隆中學
      • 中華基督教會譚李麗芬紀念中學
      • 可道中學(嗇色園主辦)
      • 明愛屯門馬登基金中學
      • 妙法寺劉金龍中學
      • 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 傑出港菁培育計劃
    • 中文大學逸夫扶青專屬分區
    • 教育大學專屬分區
    • 計劃活動花絮
    • 活動行事曆 Event Calendar
    • 實習生計劃資訊 Internship Information >
      • 實習生計劃取錄名單 Internship Admission
  • 課程及服務
    • 兒童及青少年行為分析服務
    • 家長講座系列
    • 醒目面試王
    • 6A品格課程
    • 親子對話系列
    • 幼兒行為分析
  • 優家合唱團
  • 優家義工
  • 聯絡我們
  • New Pag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温志揚校長(左)和本會義工記者符以達先生(右)。

温校長勇於改變,與老師共同目標只為「學生得益」

採訪:符以達
位於觀塘區的聖公會基樂小學,創校於1983年,注重身心靈發展,並得到坊眾認同的學校,致力栽培莘莘學子成為社會棟樑,回饋國家,知恩事主。温志揚校長到校以來為學校作出不少改變,他分享凡事讓學生受惠就可以了。
Picture
基督小精兵
Picture
基甸會派發聖經
三大主題環環緊扣
温校長在專訪開始就提到,基樂作為一所基督教學校,名字本身就已經顯示了特別之處──在「基」督的愛中快「樂」地成長。學校推行三個主題,它們之間環環緊扣,讓同學在健康的環境中成長。
 
第一,感恩。「傳統中國文化提倡孝順和感恩,學校鼓勵同學『做出來』。」温校長舉例學校舉行「奉茶禮」,藉同學對父母奉茶的儀式灌輸報答父母的重要性。另外還有「感恩崇拜」活動,畢業生向老師致送禮物,感謝老師一直以來的教導和照顧。
 
第二,自信。「上帝造人各有優點和缺點,學校要多發掘同學的優點。」温校長認為讀書成績好壞只是暫時,長遠發展是更加重要。他表示不贊成把目標訂立過高,而是讓每位同學為自己訂立合適的目標,建立自信。
 
第三,喜樂。學生很多來自基層,家庭背景未必能夠為同學帶來太多物質享受,而學校會盡量在各方面支援同學。同時温校長鼓勵同學多以開心喜樂來面對一切:「『開心』是自己選擇,就算物質上並非擁有很多,但我經常說其實香港的小朋友已經擁有很多。」
開展英文班和資優教育
學校因應同學的能力不斷提升,近年開展英文班和資優教育。
 
同學的英文能力逐漸提升,同時學校希望同學在升中前就習慣多運用英語,2018-19年度學校在五年級由全中交班,試行一班英文班,除中文科及普通過科外,其餘各科都友入英語元素。至於班務上,班主任與同學都會採用英語溝通。温校長指同學一開始改用英語溝通會害羞、不敢開口,後來經過老師多番鼓勵同學「不用怕講錯」,最重要願意開口講,到現在很多同學都習慣了。
 
此外,學校推薦合資格同學參與資優教育課程,到香港本地的大學上課,進一步提升。「學校內有不同類型的學生,對於SEN(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會給予更多資源。但其實資優學生都是SEN,因為對他們需要更好的學習資源。」温校長表示學校給予的教學資源需要滿足不同類型的學生,同學與自己比較就可以了。
Picture
小朋友@科大
Picture
英文詩歌集誦
Picture
教師發展日
老師做事朝同一方向:學生得益
温校長來到學校一個短時間,對學校的政策等方面改變不少,他認為老師無論做任何事都應該朝同一方向——讓學生得益,因此他對老師有一些期望。
 
一,終生學習。時代變遷下,老師必須持續進修才能把更好帶給學生。
 
二,勇於嘗試。世界不斷變化例如電子學習,老師應緊貼事代步伐,多運動資訊科技,進行多元化的教學模式。
 
三,相互溝通。校長並非「一言堂」,最重要大家站在學生角度思考,表達意見。
學校和家長雙向溝通
學生進步,家長的配合也非常重要,温校長分享學校和家長如何進行雙向溝通。
 
學校推行不同措施定期諮詢家長的意見,例如對於「聘請外籍老師」和「電子收費」等議題設立家長問卷,細心聆聽家長訴;同時,温校長要求家長明白作為家長的責任,家校一同合作才能讓小朋友更好成長。
Picture
家長化妝班
Picture
校長飯局
温校長:以學生第一身思考做改變
「我小時候讀書也不是很出色,也有不合格的經歷,但人生很長遠…」、「我小時候也曾被老師責罵,但我感受到老師是為我好…」訪談中温校長數次提起自己作為學生的經歷,他總是希望做任何決定和改變都以學生的角度出發,以學生的利益為最大依歸。「作為教育工作者並非只為出糧,而是要對學生負責。」温校長最後的總結,表示希望家校同心,繼續令學校和學生繼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