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自學能力 推動全人發展
採訪:李善洐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是香港佛教聯合會屬下第七間中學,位於屯門區,受區內家長歡迎。學校秉承佛化教育精神,貫徹校訓「明智顯悲」。學校的核心價值是培育學生心存慈悲,待人真誠,具備自信。
因材施教 展現才能
學校相信,態度比知識更為重要。只要能啟發學生的好奇心,便能引導他們自主學習。因此學校以內化學習,展現才能為教學目標。學校刻意安排50%課時予中、英、數三科核心科目,以學生學習能力編班,並以科本形式,進行小班教學重點培育。目的是讓老師因材施教,調適教學策略及教學內容。
校本課程 同創共學
學校重視品德教育,因此不乏在正規及非正規課程上作浸透式教學。以校本課程的Project Basic Learning為例,課程是以3D作為教學策略,即是「發現(Discover)、發展(Develop)、展示(Display)」。學生以小組進行學習,由自行揀選老師,到訂立學習主題都是由學生自決;而學校老師擔任指導者、促進者的角色,讓學生從發現中學習,最終使學習得以發展至展示於眾。呂恒森校長分享其中一個學習計劃:「學生因應社區的環境,認為行人過路燈在繁忙時間有需要延長;於是在老師指導下,學習到以書信向相關部門表達意見,最後成功爭取。整個的學習過程,學生從關心社區出發,不但自身受惠,公眾也能獲益。」從中可見學習不但是知識的學習,也是個人的成長,且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
|
個人成長 GO GO GOAL
學校為幫助學生正面規劃將來,推出計劃「自己目標自己訂」。計劃目的是讓學生建立堅持的態度及良好的習慣,因此目標寧可小,不可斷,目標是建立個人自信心及相信自己。呂恒森校長提到:「當目標項目易做,便能易於堅持,即使是一件小事,例如準時上學;也能讓學生提升自信。這是源於達到目標時的快樂。」
家校合作 建立網絡
要培育學生的成長,家長教育是不可或缺的,有見及此,學校成立家長學堂,推行學分制,因應校內家長的需要,訂立為期一個月的家長課,教授與孩子相處的知識和技巧,並從中讓家長建立網絡,以達互相支持、同行的作用。另外,校長、老師、社工會面見家長,以收集家長的意見,及作出支持和鼓勵。學校常透過網站發佈訊息,教師亦會定時致電家長,讓校政變得透明,使學校獲得家長的理解、支持及信任。
疫情下的教與學
在疫情下學校發現近70%的學生是以手機上網課,從中體察到學生的困難,學校不但向政府申請自攜裝置(BYOD)計劃,使每位學生可以平板電腦作為上網課的工具,亦為學生準備上網卡,以確保學生上網課時網絡穩定。
學校更舉辦了18場家長會,讓家長深切了解學生在疫情下的學習情況,例如, 主題是「如何填補面授課堂的缺失」。
學校更舉辦了18場家長會,讓家長深切了解學生在疫情下的學習情況,例如, 主題是「如何填補面授課堂的缺失」。
校長的感恩
在訪問最後,呂校長道出:「我最感恩的事是見到學生日益的進步,他們以行動表達對學校的認同,且能成為區內家長歡迎的學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