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中學
無懼疫症 全方位培育學生成為出色「方中人」
採訪:李善洐
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中學(下稱:方中)創辦於 2002 年,位於元朗區天水圍。為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直屬學校,秉承區會以結合傳道服務精神為宗旨,使學生在本校悉心培育下,身、心、靈三方面能得到均衡而健康的發展。
身體力行 支持學生多嘗試
吳校長除了支持學生參與學術性活動外,還鼓勵他們多參與體育及藝術活動。他指出自己也是「過來人」,讀書時期喜歡打球,然而沒有影響學業,反而能幫助他更投入學習。讀書和打球可以並行發展。阻礙讀書的,不是興趣或運動,因為最重要的是懂得分配時間。只要安排有法,善用時間,反而能多方面發展,提升學習效能。
學校非常支持同學實現理想和追逐夢想,重視同學的作品和成果,課室的壁報展示學生的優良課業,舉目校園多處角落及各樓層的牆壁,可見色彩豐富的視覺藝術作品。吳校長指作品的質素不是最重要的要點,而是有機會顯示他們的潛能,讓同學獲得滿足感和有備受重視的感覺,最終在各方面更勇於嘗試。另外,同學參與「校園電視台」製作過程後,發現自己對拍攝充滿興趣,甚至希望到外國進行交流,進一步提升技藝。這樣學校亦會給予支持,協助他們申請資源,以期支持同學多作嘗試,實現理想。 |
|
基督教教育 宣揚關愛
「面對剛入學的學生,無論他們處於哪個水平,我們都盡最大努力,讓他們突破自己,在六年的學生生涯達到自己的目標。」吳校長在專訪中多番強調,需要秉承基督教精神辦學,有教無類,以愛傳愛,讓他們感受被關愛。
吳校長感欣慰的是,感恩文化以及傳道服務精神在學校內外長存。例如每逢佳節,同學積極到區內探訪獨居長者,主動關懷身邊人;畢業生或熱心人士,成立獎學金幫助校內「社會經濟地位不高」的同學。吳校長經常提醒同學:「當別人幫過你,往後你取得成就,就要懂得感恩和回饋。」
吳校長感欣慰的是,感恩文化以及傳道服務精神在學校內外長存。例如每逢佳節,同學積極到區內探訪獨居長者,主動關懷身邊人;畢業生或熱心人士,成立獎學金幫助校內「社會經濟地位不高」的同學。吳校長經常提醒同學:「當別人幫過你,往後你取得成就,就要懂得感恩和回饋。」
疫下方中 關愛處處
因應學校為學生進行網課,師生在短時間很快掌握學與教模式,學校先後使用不同的視像平台進行課堂,令課堂順利而有序進行。最後為學生揀選最適切的 TEAMS。在第五波疫症爆發前,學校能維持面授課,上課時間表如常,學習影響不大。中六生能順利完成畢業考試,且能進行大型活動,如全校一同到海洋公園、舉辦陸運會等。
在學生支援方面,本校應用學習課程,四星期以網上形式授課,課程運作如常,學生學有所得。為照顧學生心靈所需,宗教組設定期網上團契及信仰小組,校牧與校園牧者一同陪伴學生走過疫境。 另外,班主任不定期以「陽光電話」慰問家長及學生,發現有需要支援的,會作出適時跟進。至於價值教育組,在網上平台增設「方中樹窿」,讓同學透過電郵形式,分享疫情期間的生活點滴、樂趣;或困難和挫折,並發放正向思維的文章,使學生心靈得到慰藉。而輔導組及社工也會舉辦網上互動工作坊,同時發放正能量。 此外,學校協助受疫情影響有經濟困難的學生家庭申請資助,以解燃眉之急,當中計劃如「學校起動」關懷學子抗疫援助金、「愛基金」疫有祝福全人關懷 3.0 計劃等。學校除了在校園增置防疫板外,校方亦自資為全校學生贈送檢測包,為他們提供兩個月的用量,減輕學生家庭經濟負擔。 在課外活動方面,「方中劇社」在疫情期間努力練習,結果在校際戲劇節,囊括多個獎項,為停面授課期間增添歡悅。此外,家教會在疫情期間,不時與家長保持溝通,互相勉勵,保持緊密聯繫。當家長知道學校為學童能上實體課而贈送檢測包時,表示感激校方對子女的關懷,富有人情味。因著家校互相支持,家長對學校信任度不斷提升。 |
|
任重而道遠 培育出色「方中人」
吳校長再次表達人人的特質不同,自己的使命是發掘每位同學的潛能,希望每位同學經歷中學生涯的六年後,能成為出色的「方中人」,而且畢業後懂得感恩和關愛身邊人,把方中人擁有的優良品德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