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鈞匯知中學
活的教育 活的成長 就在萬鈞匯知
萬鈞匯知中學自創校以來,一直本著「人人可教,皆可成材」的辦學理念,為同學提供優質教育,讓同學於在學階段,可擁有全人發展及健康成長。學校深信在「活動教育」(ACTIVE Education)的教育方案(A: Authentic Learning [多元歷境學習]、C:Caring School Culture[關愛校園文化]、T:Technology[科技學習模式]、I:Innovative[創新思維]、V:Values[品德情意價值]、E:Esteem[正向自信人生])底下,配合著「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的學習模式,著力培養同學六種主要的共通能力(6Cs: Collaboration協作、Communication溝通、Creativity創造力、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思考、Character品格、Citizenship公民素養),務使同學在知識、態度、技能三大核心元素均能長足進步,達致「全人發展、全面增值」的理想目標。本年度學校在促進提升同學的知識範疇方面,有兩項重點:(一)強化英語教育;(二)強化STEM教育
A - Authentic Learning (多元歷境學習)
學校實施自主學習,教師從傳授知識的角色,轉換為學習伙伴,透過課堂互動、 互享,開拓學生之高階思維,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創意,培養主動及積極的學習模式,從而建構知識。
課堂學習主張探索式學習、跨科學習,教師安排學生進行主題式的探究,經過資料搜集及分析,然後達致某些建議、觀察或結論;從中可培育學生的協作、解難、 組織及高階思維等能力,亦強化學生對學問的擁有感。而學校課程積極提倡跨科學習,確保學生能掌握知識的整體性及完整性。 除課堂學習外,各科課程亦強調歷境學習,鼓勵學生跑出香港、放眼世界,進行環球學習,學生在學的六年學習生涯中,有機會到不同的國家,如台灣、韓日、澳紐以及歐美等地作主題式的體驗交流,將所見所聞內化成知識、態度及技能。 提供實境學習更重視的是學生與社會接觸及互動的機會,進行體驗學習。我們推行全校性社會服務計劃,透過接觸、溝通及參與,加強同學了解及體驗社會的運作及需要,建立正向的價值觀。而學生可從不同的課程體驗中,學習正向的價值。例如攀石課程,可培養學生堅毅和勇於挑戰的精神;影視錄像課程則讓學生學習觀察事物及對藝術的欣賞能力。我們更致力推動全港性及國際性的大型活動及比賽, 如英語音樂劇、微型小說續寫比賽、全港小學英文民歌組合歌唱比賽等,擴闊學生對社會的實境體驗,緊扣社會發展的脈搏。 |
C - Caring School Culture (關愛校園文化)
學校關愛文化的重點在於建立網絡式的關愛架構,涵蓋教職員、學生、家長及社區等持份者,營造「愛的校園」。校內營造同學間彼此關顧的和諧校園文化,當中推行不少措施,例如中一級暑期適應課程、學習伙伴等,期望同學由踏入校園開始可以建立縱向及橫向支援的照顧網絡。
關愛網絡擴展至校內的家長層面,透過定期的校長答問大會、家長會面、家教會、家長義工、家長顧問等,均將學校老師與家長的關係拉近;此外,學校作為社區的一份子,要肩負推動建立和諧社區的責任;除在全校性社會服務計劃中推動同學於社區服務,我們更積極與社區機構及持份者協作,推動社區及社會服務的發展,例如長者學苑、小學功課輔導班等,均是以學校推動關愛社區的成功例子;而我們亦會秉持開放型學校的理念,與社區分享資源,使學校所建立的關愛文化能普及至社區。
關愛網絡擴展至校內的家長層面,透過定期的校長答問大會、家長會面、家教會、家長義工、家長顧問等,均將學校老師與家長的關係拉近;此外,學校作為社區的一份子,要肩負推動建立和諧社區的責任;除在全校性社會服務計劃中推動同學於社區服務,我們更積極與社區機構及持份者協作,推動社區及社會服務的發展,例如長者學苑、小學功課輔導班等,均是以學校推動關愛社區的成功例子;而我們亦會秉持開放型學校的理念,與社區分享資源,使學校所建立的關愛文化能普及至社區。
T - Technology (科技學習模式)
學校以資訊科技為基礎,全面實踐 STEM (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數學(Mathematics), 以培育同學具備廿一世紀的人才素質。學校除了在數理課程上作整合之外,亦實踐「創客」(maker)動手做的概念,安排學生由中一級開始,落實以動手探究的學習模式,將學生所學到的知識與日常生活結合,變成具體的創作成品,達致 STEM 教育的最終目的。
為配合全校性的資訊科技學習模式,學校必須與時並進,打造優質高科技校園。學校早於數年前開始,WIFI 網絡已覆蓋全校,並設有多個先進互動科技教室及器材,包括 VR 虛擬實境、成真館 (Dream Laboratory)、3D 打印、 iPad、航拍系統、Lego 及 Alpha 機械人等,另全校共有 700 多部電腦,每個課室均裝設 APPLE TV,讓學生透過最新的數碼設備,突破學習的空間,掌握時代發展的趨勢。
為配合全校性的資訊科技學習模式,學校必須與時並進,打造優質高科技校園。學校早於數年前開始,WIFI 網絡已覆蓋全校,並設有多個先進互動科技教室及器材,包括 VR 虛擬實境、成真館 (Dream Laboratory)、3D 打印、 iPad、航拍系統、Lego 及 Alpha 機械人等,另全校共有 700 多部電腦,每個課室均裝設 APPLE TV,讓學生透過最新的數碼設備,突破學習的空間,掌握時代發展的趨勢。
I - Innovative (創新思維)
學校的創新思維是由上至下的全面創新;包括全方位管理視角 (holistic management)、創新執行力(execution power)、創意教學新思維(innovative teaching)、創新互動學習模式 (innovative interactive learning)、開拓創意課程 (innovative curriculum)、創新先進的設備 (innovative advanced facilities)
在行政架構上,設置「質素保証部」,以確保校內的學與教活動貫徹辦學的初衷;行政人員會不定期到海外交流及參觀,以吸收最新的教育及管理資訊,帶領學校及行政團隊,為學生的未來籌劃適切的教育體驗。
學校鼓勵老師終身學習,擴闊眼界,以最新的思 維帶動學校學與教的發展。我們有系統地建立老師的培訓架構及目標,從校本、聯校、 本地、海外建立各個培訓網絡,支援老師創新教學思維的發展,目的是營造「學習型學校」 (learning school)的氛圍,帶動校內學與教之革新。
學校相信學習過程中必須具備互動、協作、創新的元素,培育學生具備創新的思維。因此學生先在家預習,課堂集中互動互享、討論反思的時間,將課堂主導回歸學生,提升學生溝通協作及批判能力,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培育學生的創意思維及潛能是必不可少,因此學校善用資源,提供 400 多個網上學習平台及多個校本數碼遊戲等,讓學生學習製作 APPS、利用 Arduino 程序編寫創作不同的硬件、3D 打印、數碼遊戲等的知識與技能;且不斷優化校園的環境及設施,讓學生的創意在最先進、最完備的設備下得以充份發揮。
在行政架構上,設置「質素保証部」,以確保校內的學與教活動貫徹辦學的初衷;行政人員會不定期到海外交流及參觀,以吸收最新的教育及管理資訊,帶領學校及行政團隊,為學生的未來籌劃適切的教育體驗。
學校鼓勵老師終身學習,擴闊眼界,以最新的思 維帶動學校學與教的發展。我們有系統地建立老師的培訓架構及目標,從校本、聯校、 本地、海外建立各個培訓網絡,支援老師創新教學思維的發展,目的是營造「學習型學校」 (learning school)的氛圍,帶動校內學與教之革新。
學校相信學習過程中必須具備互動、協作、創新的元素,培育學生具備創新的思維。因此學生先在家預習,課堂集中互動互享、討論反思的時間,將課堂主導回歸學生,提升學生溝通協作及批判能力,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培育學生的創意思維及潛能是必不可少,因此學校善用資源,提供 400 多個網上學習平台及多個校本數碼遊戲等,讓學生學習製作 APPS、利用 Arduino 程序編寫創作不同的硬件、3D 打印、數碼遊戲等的知識與技能;且不斷優化校園的環境及設施,讓學生的創意在最先進、最完備的設備下得以充份發揮。
V - Values (品德情意價值)
每周五設全人教育課,全體學生以多元化形式進行不同課題的「生命教育」的學習;學校透過系統編排的中一至中六課程,學生能全面吸收這幾方面的知識,及孕育正向的人生態度。課程包括公民教育、價值觀、人際關係、性教育等,為要培育學生成為具備正直品格、身心健康的良好公民。
學校推行「全校性社會服務計劃」,將社會服務時數列入升留級及畢業標準,目的是希望學生能透過社會服務學習到關心人、事,以及愛人如己,從而內化關懷他人,培養向善心態,藉此建立學生的優良品格。
學校推行「全校性社會服務計劃」,將社會服務時數列入升留級及畢業標準,目的是希望學生能透過社會服務學習到關心人、事,以及愛人如己,從而內化關懷他人,培養向善心態,藉此建立學生的優良品格。
E - Esteem (正向自信人生)
建立學生的自信心,是萬鈞匯知中學教育的主要目標。因此學校採用「正向」(positive)策略,一方面透過校內校外緊密的互動及活生生的學習經歷,培育學生德、智、體、群、美全面的發展,另一方面為學生營造成功經驗,並配合全校參與的獎勵計劃,如「摘星獎勵計劃」、「建構自強人生計劃」、校外比賽獎勵計劃,讓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孕育「誠意」、「正心」,建立自信,崇尚 「求進」及「求善」的意志與行為;透過不同的獎勵計劃、義工服務,以及把正向價值觀融入課程中;使萬鈞匯知中學的學生面對未來的世界仍能昂然闊步,開拓一條寬闊的人生路,即使遇到挫折,能勇於面對,堅持「意誠」及「心正」,堅定地邁向自己的人生目標。
張校長更強調:「學校之能夠成立最強團隊,全賴充滿愛心的教育家譚萬鈞教授和執行校董容麗珍女士(Ms. Yung)的帶領,他們的畢生心血,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在美好的校園環境中享受學習,並且學有所成。同時我亦要感謝老師團隊和家長,無私付出,不分彼此,互相協作,讓學生投入參與學校的活動,更讓學生健康愉快的成長,具備正向價值觀,對社會作出貢獻。」
強化英語教育
首先,英語教育一貫為本校發展重點之一,本年度將繼續加強及深化。從中一開始,將增加至每級兩班英文班,並同時增加高中選修科目的英語教學組別相配合,以達貫通初中至高中英語學習的軌道。本年度加強英語氛圍的措施,包括加聘外籍英語老師,與本地老師協作,以KWL(Know, What, Learn)閱讀策略,推動英語跨科閱讀及午間讀書會、舉辦班際英文民歌比賽及英語戲劇比賽、以融合健康飲食與環保概念為題的NET Cooking Fun、與及掌握社會脈博的時評活動Have You Say等等,讓同學全面提升英語「讀、寫、聽、講」的能力。
|
|
另外,為讓同學更能掌握公開試的學習重點,學校將整合以DSE為導向的教材套,包括DSE Vocabulary List、DSE Common Words、DSE Sentence Pattern等等,從多角度分析及闡釋答題的竅門技巧。同時,老師會定期向同學發佈在英語學習上的進度表現評估,以便老師適時與同學一起制訂「行動方案」(Action Plan),協助同學能時刻檢視及反思自己的學習進度,從而因應其強弱項加以鞏固及修正。
強化STEM教育
至於STEM教育,本校在多年前鑑於教育發展的趨勢,及社會創新的需要,已大力推動同學投入STEM方面的學習。本年度學校仍以STEM for ALL及STEM for Elite為發展主軸。STEM for ALL強調透過不同課程活動,令每位同學都能接觸並深化認識數理科技元素。為同學提供更廣闊的STEM學習體驗,及讓學生認識各種高新科技,本校自前年起於初中每週增設一節科創時段,課程圍繞編程教育(Programmer)、創客教育(Maker)及科學探究教育(Scientist),主題涵蓋廣泛,包括「人工智能初體驗」、「無人機拯救隊」、「生活中的科學」、「AR紙上城市」、「Scottie Go!運算思維解難」等等,培訓同學分析、協作及創意解難能力。
|
|
本學年亦將繼續落實開展AI人工智能課程,透過與香港中文大學及賽馬會『「智」為未來計劃』,加強同學於課程、理論、應用、實作及相關軟件的接觸和認識。此外,配合著成功申請「優質教育基金」及「IT創新實驗室」項目,本校並將強化IoT物聯網課程、Micro: bit編程增潤計劃、人工智能認證培訓及無人機編程特訓班等等,以發展同學的多元共通能力。至於STEM for Elite,即聚焦培訓個別具潛質的同學成為STEM尖子,例如推薦同學參與各項本港及海外比賽,以擴闊同學眼界,達致全人發展。過去數年間,藉著本校老師同學的全情投入及全力參與,先後在全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香港學生科學比賽、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韓國科學與工程大獎賽、羅馬尼亞Informatrix科技大賽等均取得卓越成績,令人鼓舞。展望本學年,學校仍將持續推動STEM尖子同學參與不同類型的海內外STEM博覽、研討會及比賽等,以讓同學能充份發揮在科創方面的潛質,並藉此展示其優秀的學術成果。
總結而言,在本校各持份者的大力推動及全力支持下,深信本校的英語及STEM教育,將能總結過去的良好經驗,持續進深發展,為同學舖墊好更堅實穩固的學習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