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團隊身體力行付出 助學生發掘更優質個人發展路向
採訪:符以達
中華基金中學,創辦於2000年,位於東區小西灣。學校讓學生確立正面的價值觀,不斷追求卓越;在學習及社會文化教育上養成正確的態度,發展專業才能,追求終身學習;培養責任心和投入感,成為未來社會具教養及開放思維的理想公民,共創未來。何廸信校長,連同龎英豪老師、鍾桌鴻老師及曾家灝老師,在專訪中分享。
跨學科學習
學校在跨學科學習上走得很前,何校長及老師團隊在專訪當日帶領義工記者參觀校園,展示多個科研實驗室。龎老師、鍾老師、曾老師首先不約而同表示,期望學生在個人發展方面成長,並指做專題研習的過程中,期望同學面對同樣目標,都以不同的切入點的方法去完成,啟發思維。
「以跨學科及專題研習方式學習,學生只需要集中投入少量高質素的研習功課,效果貴精不貴多。」何校長表示,實行跨學科學習,最大原因是希望學生能夠投入學習,更重要是提高學習動機和效能。 同時,學校在STEM的基礎上,加上 R 及A,推動ST R EAM教育 :「 R —Reading and w R iting 閱讀及寫作」,致力提倡廣泛閱讀和創意寫作,讓同學把語文靈活運用於不同的學術範疇之中; 「A—Art and Design 藝術及設計」,學校同時推廣傳統藝術及嶄新數碼藝術,培育學生創意思維及對美學的追求,強化並完善跨學科學習,成就全人發展。 |
「學習以學生為本,發展以老師為本」
「有時候老師和同學一同在實驗室嘗試新事物,不知不覺間做到晚上七時多。老師甚至在同學離開後,繼續把實驗完成,直至九時至十時左右才離校。」何校長舉例分享同學對實驗充滿熱誠,同時老師也完全自發地付出,強調「啟發學生前必須先啟發老師」。學校提倡「學習以學生為本,發展以老師為本」,一切教學創新的源頭,首先令老師取得突破性的發展。
但要投放資源來發展老師,何校長分享對老師有一定要求,有兩大原則: 一,熱誠。何校長着重老師的價值觀,是否認同專題研習(Project Learning)的學習方式,並願意花更多時間幫助學生成長。 二,勇於挑戰。「老師可以很安穩,也可以很辛苦,取決於自己的信念。」何校長鼓勵老師保持衝勁,除了助同學升讀大學外,更要與學生一同面對挑戰,實現抱負。 |